皮膚科門診電燒療程,根除肉芽與黑痣不留疤

  皮膚上出現一顆顆凸起的肉芽或是密密的黑色小痣,總想自己擠一擠或嘗試傳聞方法消除它。然而這些皮膚異狀有很多可能性,有的輕微、有的或許很嚴重。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診斷,接受正確、合適的治療,才是找回肌膚健康、亮麗的最佳方案。

去除惱人肉芽與痣的輕鬆選擇,門診電燒皮膚療程

  電燒治療(Electrocauterization)是只有符合規範的醫療院所才可以安排。由皮膚科醫師操作,憑藉高頻週波電燒儀,以高熱能進行肌膚組織破壞,能精準掌握燒灼深度,控制診治範圍、盡可能減小傷口。過程中,可以選擇患部的局部麻醉,減少不適的痛感。短短數分鐘內,便可去除皮膚上的痣、疣、肉芽、息肉、斑、小腫瘤等顆粒。

肉芽是什麼?可以自行剪掉嗎?如何去除與治療

  「肉芽」是一個統稱,泛指皮膚纖維組織過度增生,也被稱之為「懶散肉」。常出現在眼周、臉部、脖子、前胸、腋下、會陰部等皮膚易摩擦到的地方。沒有一定的大小、形狀,有的不理會就不會消失,甚至還愈長愈多。

  滋生的原因可能是代謝力不佳、肌膚老化、保養習慣不當、荷爾蒙、個人體質、肥胖、糖尿病等的新陳代謝患者、遺傳等等。能放心的是,多數小肉芽屬於良性小肉瘤,對身體健康影響不大。不過若肉芽快速變大、沒有摩擦或觸碰卻流血,建議就醫了解是否為鱗狀細胞癌或基底細胞癌。

常見的肉芽有6種:

  • 軟纖維瘤(soft fibroma)
    又稱為「纖維瘤」、「皮膚纖維瘤」、「上皮纖維瘤」、「皮膚贅瘤」、「軟垂瘤」、「息肉」、「垂疣」等。起因是真皮層組織增生,呈現不規則形狀,像一顆肉球懸掛般、向外突出的樣子。
  • 粟粒腫(Milia)
    分為「原發性」-無外界因素,由身體自主生成;與「次發性」-肌膚因擦挫傷、使用類固醇等受損引發。原由為皮脂腺或汗腺開口遭油脂阻塞,無法順利排出,就像被包裹在角質層的粉刺。看起來是偏黃、乳白色的小顆粒,不主動剔除就會一直存在。
  • 汗管瘤(Syringoma)
    多半是偶發性的,由真皮層的汗管細胞形成。看起像很多顆圓形、平滑的膚色、淡黃色、咖啡色小肉瘤,出汗時會變大。
  • 扁平疣(Flat Wart)
    主要是個人的抵抗力或免疫狀下降時,剛好接觸到濾過性或乳突病毒而引發表皮增生。呈現不規則形狀、大小不一的粉紅、淡黃、淡咖啡色凸起且表面扁平的丘疹。具有超強傳染力,只要手摸到扁平疣,再碰其他部位,該處就有可能長出扁平疣。
     
  • 皮脂腺增生
    皮脂腺過度增生,角質老化代謝不完全,產生整體淡黃色凸起、中間凹陷的丘疹。
     
  • 老年疣
    又稱為「老人斑」、「脂漏性角化症」、「老人性疣贅」,隨年齡增長,皮膚老化、表皮增生變厚,形成微隆起到厚的黑、咖啡色斑塊。

  然而究竟身上的肉芽是屬於哪一種,建議勿自行判斷與採取傳聞方法去除,例如:剪掉肉芽;用繩子、細線或橡皮筋綁住;擦拭白醋、蘋果醋等,以為讓它壞死便能自然脫落。因為當供應皮膚贅疣的小血管阻塞或病灶扭轉,有機率會產生局部缺血及疼痛,也可能造成大量出血、引發傷口發炎、細菌感染及皮膚結疤,不僅治療不好反而越用越糟。向皮膚科醫師諮詢,選擇適合的方針,例如:門診電燒療程,既能根除肉芽也守護住健康的皮膚。

痣變大變多變黑好困擾,但若自己除痣風險高

  一般說的痣通常是指黑痣,醫學上稱為色素細胞母斑,學名為「黑色素細胞痣(Melanocytic nevus)」。是一團團聚在一起的黑色素細胞(又稱痣細胞)。正常情況下,黑色素細胞平均分散在身體各處製造黑色素,協助本身不會製造黑色素的表皮細胞抵禦紫外線傷害,大約為每20~30個表皮細胞就有一個黑色素細胞。目前對於黑色素細胞為何會聚集的原因尚未有定論,大多數的痣是後天形成,青春期後逐步出現到30歲左右位置趨於穩定。

  痣看起來靜靜的在皮膚上,但它可能會發生變化,有良性變化也有惡性警訊。大部分的痣對健康不會造成影響,視深度分為3種:

  • 接合痣(Junctional nevus):長在表皮層與真皮層接合處,分佈均勻、小而扁平或輕微凸起。
  • 真皮痣(Intradermal nevus):位於真皮層,令皮膚表面明顯突起,當位置在毛囊上則可能生長毛髮。
  • 複合痣(Compound nevus):兼具接合痣及真皮痣的特色。
  • 特殊痣-Halo痣:外圍有白暈,未來合併白斑變成惡性的機率較大。
  • 特殊痣-硃砂痣:屬於紅色血管瘤的一種。

  惡性痣致癌發生率雖僅佔所有皮膚癌的4%,卻造成近80%的皮膚癌死亡率。從良性的痣轉變為惡性黑色素瘤可能徵兆是:凸起、出現極黑色素、會癢、痛甚至流血、潰瘍…..等,可以透過ABCDE原則初步判斷,並即時就醫:

A(Asymmetry)不對稱性:痣的外觀看起來不對稱,意味著有一邊生長速度過快。

B(Border)邊緣:痣的邊緣不規則、模糊、不平滑、鋸齒狀、缺角等沒有明顯分界。

C(Color)顏色:顏色不均勻、深淺不一、多種顏色甚至外圍一圈白色。

D(Diameter)大小:痣的直徑超過0.6公分或持續變大。

E(Elevation)隆起:痣生長快速,數週或數月內快速(不規則)隆起、擴大。

  有些患者會選擇自行除痣的做法,例如:抹蘋果醋、塗碘酒、敷搗碎的大蒜、用工具刮等,不僅不一定能成功去除黑痣,還可能對皮膚造成傷害。常見的自己除痣風險:

  • 除痣膏:通常這類產品含有一定腐蝕性的化學藥劑,若選到不適合自己膚況的藥膏,可能造成灼傷與疤痕。
  • 黑色素瘤(Melanoma):皮膚科醫生看診時會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切片檢查、確定是否為黑色素瘤。然而自行除痣可能錯失治癒良機,導致癌細胞擴散。

   除痣的方式依據痣的種類、大小、深度及位置而定,直徑超過0.3cm的痣,則一般建議採取切除手術。

頁次: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