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健檢

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不論是耳熟能詳的疾病三段五級預防,或是近年來推行的四段七級預防,都告訴我們防治一個疾病最有效的辦法是避免暴露在病因下,並透過篩查以期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健康檢查即是利用適當的檢查工具,在危害健康的不良因素己入侵身體,但是我們還未出現不舒服的病症之時,來發現疾病或危險因子。所以擁有定期健康檢查主要有二項好處:第一可檢視自己的健康行為及生活習慣(含飲食、運動、吸菸、嚼檳榔及飲酒過量等),第二能幫忙找出危害健康的不良因素及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慢性腎臟疾病、肝炎及癌症等。

免費成人健檢

為維護中老年人健康,衛福部國健署自民國100年起推動「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年滿40歲的民眾只需準備健保卡,就能享有價值超過千元的健檢服務。不同年齡與身份會有不同的檢驗時程與項目,符合者請多加利用:

ㄧ、對象:

A.40~64歲,每三年一次。

B.65歲以上,每年一次。

C.35歲以上小兒麻痺患者,每年一次(必須持有證明)。

D.55歲以上原住民身分者,每年一次,請攜帶戶口名簿。

二、攜帶證件: 請攜帶健保IC卡及身分證。原住民請攜帶戶口名簿。

三、篩檢項目:參照全民健康保險規定提供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成人預防保健「健康加值」方案:

1.基本資料:問卷(疾病史、家族史、服藥史、健康行為、憂鬱檢測等)

2.身體檢查:一般理學檢查、身高、體重、 血壓、身體質量指數(BMI )、腰圍

3.實驗室檢查:

(1)尿液檢查: 蛋白質

(2)腎絲球過濾率(eGFR)計算

(3)血液生化檢查:GOT、GPT、肌酸酐、血糖、血脂(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計算)。

(4)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C型肝炎抗體(anti-HCV):45歲至79歲民眾及40歲至79歲原住民,可終身接受1次檢查。

4.健康諮詢:戒菸、節酒、戒檳榔、規律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健康飲食、事故傷害預防、口腔保健。

根據衛福部統計,過去已有不少民眾透過這項服務發現自己擁有危險因子或罹患三高慢性病。單年中,新發現高血壓的比率約為20%、高血糖9%、高血脂30%,及早發現,就能在生活中採取措施,預防如糖尿病、心臟病及中風等血管性疾病的發生。如此有效的檢查,普及率卻是很低,根據衛福部健康促進統計年報,民國109年符合資格者中僅1,936,429人使用服務,佔比僅有 28.4%。建議民眾可以主動前往可近性佳且方便回診的醫療院所,詢問資格並進行檢查。

自費健檢會更好嗎?是不是檢驗項目越多,價格越高就越好呢?

事實上,價格不完全等於價值,最貴的、最多項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各項醫療檢查皆有其優缺點及適應症,也並非價格越高昂,檢查就越精確。尤其每個人的危險因子、家族史、預算與需求皆不同,所以在做檢查前,建議可以掛號與醫師討論,告知自己的相關資訊與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檢查項目。若符合資格,也可以搭配政府提供之成人健檢一起使用,抽一次血,留一次尿,免費加自費的檢查一起施行,做最有效率的選擇。


過敏原檢測

過敏,指的是身體的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判定有潛在危險時,所產生的保護反應。也就是身體對「過敏原」產生過度反應,造成過敏的表現,常見的有起疹子、打噴嚏、流鼻水等。

而過敏其實相當複雜,常見的過敏原像是蛋、花生、海鮮、牛奶等,但是根據生食熟食及烹調的不同,過敏的反應也會不太一樣。有些急性發炎的例子是快速表現出來並且處理的,但是如果是慢性發炎的例子則會長期累積,即便沒有表現出來,也可能造成不良的影響,有機會造成腹痛、頭痛、全身疲憊、焦慮的症狀。

那麼過敏原檢測是什麼呢?

過敏原檢測就是用來檢測我們的身體會對哪些物質產生過敏反應,以免一個不小心踩到自己的地雷而一發不可收拾。通常只需要抽一管5cc血的時間,約5-10分鐘,最多可以檢測出224種的急性過敏原與慢性過敏原。

我們可以檢測到的過敏原可分成12個類型:

  1. 肉類
  2. 花粉類
  3. 螨蟲/毛屑類
  4. 黴菌
  5. 奶蛋類
  6. 海鮮類
  7. 調味料
  8. 酵母/飲料類
  9. 中藥類
  10. 水果類
  11. 穀物/核果類
  12. 蔬菜類

是不是看到這邊很驚訝,原來這麼多類別都可能成為自己過敏的原因之一!?

每一個大類別裡都還會有各個細項,需要做檢測後才能確定自己是對什麼過敏。而大家一定會好奇自己需不需要去做過敏原檢測呢?

如果你是以下這幾種狀況,就可以考慮到診所檢測:

  1. 自己的過敏反應不規律,找不到造成反應的原因。
  2. 了解自己過敏的原因也定期回診擦藥,卻好轉的非常緩慢。
  3. 想更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 個人日常服用藥物

是否有服用抗組織胺藥物、類固醇、 免疫抑制劑及生物製劑等藥物,若有不確定的狀況請詢問醫師意見。而不同藥物需停藥的時間皆不同,視情況而定。

  • 檢測需提前預約

欲做過敏原檢查,需提前3~7天預約,歡迎大家打電話到我們診所諮詢。

  • 檢測價格

目前我們提供五種方案,依檢測的種類多寡價格會有不同,可視情況做選擇。

  1. 40急性過敏原檢測
  2. 66急性過敏原檢測
  3. 80急性過敏原檢測
  4. 120急慢性過敏原檢測
  5. 224急慢性過敏原檢測
  • 個人狀態需求

受檢者須著輕便衣物,無需考慮空腹與生理期。

檢測完後,除了能更了解自己的過敏原之外,當然後續透過閱讀食品後面的標示也能夠達到預防的效果。希望大家在檢測之後,能更精準地找到造成自己過敏不舒服的原因,也能夠不用再戰戰兢兢地,更加無憂地朝著自己更想要的生活邁進。


自費疫苗

為什麼要施打疫苗?

自 1796 年Edward Jenner 博士提出用牛痘疫苗預防天花感染的想法和實驗,並發明了世界上第 1支疫苗,疫苗的發展日新月異,且世界上的天花病例在 1977年後消聲滅跡。由此可知,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最具有效益的介入措施。對個人而言,可以避免傳染病對生命健康的危害,對整體社會而言,透過提高疫苗的接種率,可以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阻斷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在群體、社區中的傳播蔓延,進而消滅疾病。

從出生到成長過程中,政府提供多項公費疫苗施打,但還是有多種有效疫苗需要自費施打以達成保護力,每個人皆應依據自身條件與危險因子選擇適合的疫苗。以下為大家介紹常見的幾種自費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7年更新HPV疫苗接種立場聲明,建議HPV疫苗納入國家疫苗接種計畫。目前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核准三種HPV疫苗上市,分別為英國葛蘭素史克藥廠的二價疫苗「保蓓(Cervarix)」、美國默沙東藥廠的四價疫苗「嘉喜(GARDASIL)」與九價疫苗「嘉喜9(GARDASIL 9)」,但因四價停產,已於2021年第一季開始停止供應自費市場。不同的疫苗預防的病毒類型有差別,最容易引起子宮頸癌的HPV 16、18型都有包含。疫苗比較表如下,民眾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

在有性行為接觸HPV病毒前就接種疫苗是最理想的保護方式。 但是,已經被感染一種或多種HPV型別的人,仍然可以從疫苗提供的其他HPV型別獲得部份保護。 

帶狀疱疹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再活化的表現,此種病毒初次感染時會引發水痘,之後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節中,直到免疫力下降時,再度活化引發帶狀疱疹。帶狀疱疹一般特徵為沿著皮節分布的單側性、疼痛性、水泡性的皮疹。而常見的併發症有:疱疹後神經痛、皮膚感染、葡萄膜炎和角膜炎等。據統計,在台灣,帶狀疱疹的發生率為每1,000人每年有4.89病例。 發生率隨著年紀增加,台灣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會得到帶狀疱疹。而預防帶狀疱疹及其相關併發症最好的方法即是注射疫苗,目前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核准兩種帶狀疱疹疫苗上市,疫苗比較表如下,民眾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

流感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飛沫,台灣歷年來流感疫情多自11月下旬開始升溫,於年底至翌年年初達到高峰,故建議高風險及高傳播族群,應於10月流感疫苗開打後,儘早接種疫苗,以預防感染與重症。流感病毒極易產生變異,幾乎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稍有不同,因此建議每年均須接種1次。疫苗的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有所變化,平均約可達30-80%。政府流感疫苗接種計畫之實施對象,會依衛生福利部建議接種優先順序,並視當年度經費狀況施打,不會辦理全民公費接種。未在當年公費條件內的民眾想獲得保護力時,可以掛號評估進行自費施打。

肺炎鏈球菌到目前為止,一共發現了90種血清型,其可導致中耳炎、鼻竇炎和支氣管炎,更甚者可能造成肺炎、腦膜炎、敗血症等侵襲性疾病,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在老年人、嬰幼兒或免疫不全者,其疾病嚴重度往往較一般成人更高,致死率也較高。一般而言,併發菌血症之肺炎,其致死率為 10~20%;若為老年人則致死率提高至 60%,故預防與治療同等重要。目前台灣有兩種疫苗提供施打,分別是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 ( PPV23 )及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 PCV13 )。政府提供高危險族群公費施打一劑23價疫苗,但其實不同的情況適合施打不一樣的疫苗組合,大致上可分為:

  • 65 歲以前未曾接種肺炎疫苗者,建議先 1 劑 13 價疫苗,1 年後再施打 1 劑 23 價疫苗。
  • 65 歲以前曾經打過 23 價肺炎疫苗者,建議 65 歲以後,距上一劑疫苗 1 年後,補打 1 劑 13 價疫苗, 1 年後再施打 1 劑23價疫苗 ( 與第一劑 PCV 23 至少間隔5 年以上 ) 。
  • 65 歲以後曾經打過 23 價疫苗者,建議 1 年後補接種 1 劑 13 價疫苗。

民眾應因不同條件選擇最適合的疫苗組合。

新冠疫情後,更多人知道了疫苗對疾病得重要性。疫苗的施打建議會因為政府的公衛政策、新疫苗的引進、疾病新流行……等原因而有所更動,每種性別與年齡層需要的保護也有所不同,建議可與醫師討論後接種最符合自身條件的疫苗以達到最有效率的疾病預防。